第23章 天下(第2/3页)

周瑜一副不忍卒睹的表情,说:“谢了。”

料想是许贡府里的侍女,周瑜也没多想,系好袍带,便到正厅去,沿途士兵已修缮好太守府,挂了个“孙”字的灯笼,想必孙策是老实不客气,要鸠占鹊巢了。周瑜站在二门外看了会,又说:“朝左边挪点儿。”

士兵躬身,照着吩咐做了,又把另一对也挂上去,周瑜一看,正是个“周”字的灯笼,当即不禁好笑。

本以为只有孙策在,没想到进去的时候,厅上坐了两名老者与一个女孩,女孩正在给其中一老者斟酒。

“醒了?”孙策笑着说,“来认识认识,这位是张昭子布大人。”

周瑜上前,执后辈之礼拱手,张昭忙也拱手道:“不敢不敢,鄙上与周大人同在朝廷为官,愚兄痴长几岁,平辈相称就是,公瑾美名,早已得闻,然百闻不得一见,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周瑜说:“张兄终舍陶谦而南下,乃是主公之福。”

席间三人大笑,孙策又说:“这位是乔公,你俩已是忘年交了,这是乔公爱女,乔姑娘。”

那名唤乔姑娘的女孩抬眼看着周瑜,两人打了个照面,周瑜不由得啼笑皆非—正是那夜太守府起火,手持白练,追击周瑜之人。

另一人正是乔玄,听得孙策收复吴郡,特来拜谒,恰好一年前乔玄与许贡访袁术,而后女儿就在许贡府上留住。周瑜暗道幸好当时未下杀手,否则麻烦可就大了。

周瑜入席,乔玄又介绍道自己一对双胞胎女儿,还有个名唤小乔,前些日子为周瑜熬药的就是她,周瑜忙又连声称谢,言道给二人添了不少麻烦。

“徐州情况如何?”周瑜坐下便道。

小乔端了清粥过来,周瑜又连忙道谢。

先前他听过张昭此人,传闻张昭乃是大儒白侯子安的学生,年少时举孝廉,然因白侯子安性格刚正不阿,直言直语,得罪的人也多,卢植、陶谦等人都将其排斥在外。

后来张昭因师门吃遍苦头,在言语上触忤了徐州刺史陶谦,更被陶谦关了起来,直到近日里,才被放了出来。

“北方战乱不休。”张昭捋须道,“士人们都南下了,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前些年里,曹嵩原本也想南下避祸,没想到途经徐州,反倒招惹上陶谦,一家十二口,尽数作了刀下冤魂。”

“曹嵩……”孙策蹙眉道,“这名字怎的这般熟?”

周瑜说:“就是骁骑校尉曹操的父亲,曹丕的爷爷。”

孙策脸色一变,想起来了,不禁大叹可惜,孙、周二人多少也算与曹家有点交情,没想到遭了灭门惨祸,以曹操那性子,还未知要如何报复。

“如今吴郡已在我手中。”孙策说:“唯剩娄县、海盐两地,初立足,近几日也正与公瑾,乔公商量下一步如何走,望张兄提点一二。”

周瑜喝了口清粥,没有参与他们的谈话,举箸拈了点小菜放进碗里。

“恩威并施。”张昭想了想,正色道,“主公既已得吴郡立足,想必短期内,兵马粮饷是不缺的,根据我得到的消息,袁术再过不久就要称帝了,长安内乱,董卓与吕布父子离心,想必也管不到此处。”

“袁绍屯兵冀州。”周瑜淡淡道,“唯一的麻烦就来自他,但寿春有袁术抵挡着,想必不妨。”

“正是。”张昭说,“下一步,必须南下。”

孙策说:“张兄觉得,尽快驱刘表,取荆州如何?”

周瑜心想你居然还没忘这事,当真不容易。

张昭不悦道:“荆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怎能贸然出兵?”

孙策忙连声道是,周瑜心想终于打消了他报仇的念头,得多谢张昭才是,否则孙策根本放不下这桩事。

“余杭、富春、会稽等地在南。”张昭说,“此地须得趁袁术无暇抽身,尽快解决。”

“江东士人盘踞。”周瑜摇头道,“只怕难以顺利入驻。”

“一个字,杀。”张昭做了个斩首的手掌动作,看着孙策双眼,说,“如今朝廷命官势力衍生,错综复杂,光是吴县、丹阳、历阳等地,便各有各的地方官。”

周瑜微微蹙眉,张昭却未曾发现周瑜的神色,又朝孙策说:“丹阳、历阳两地,俱是你们亲族,并入不难。但再往南走,这些太守,须得早日解决才是。”

“留一个在位,便是一个祸患。”张昭又说。

孙策看看周瑜,眼神一目了然—我说吧。

周瑜说:“太守领命镇守一方已久,师出无名,难逃朝廷苛责。”

张昭说:“所以,必须施恩予百姓,广施恩,只杀少数的几人,愿上表退位的,像许贡这般,留着不妨,若不愿配合主公,自然只有一刀了。”

孙策笑着点头,周瑜知道有自己在,孙策也不好表态,便没再说什么。

张昭所言有他的道理,倒不全是迎合孙策,若放下顾忌,一地接一地地碾过去,不交权的都杀掉,换上自己人,自然是极好的解决办法。然而周瑜总担心手段过激,容易引起当地士族反弹。

周瑜对张昭的策略不置评价,喝过粥后,便离席告辞,夜间与乔玄对坐下棋。

“公瑾呐。”

周瑜下了一子,乔玄拈着棋子,敲敲棋盘。

“老夫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乔老请直言。”

乔玄说:“吴郡一战,打得漂亮。”

周瑜点点头。

“今日下午,北边士人来投,都在府里住下了。”

“我见着了。”周瑜转过身去,将油灯拨亮了些许。

乔玄又道:“你与孙将军乃是竹马之交,但有时候,总归要让着他一点。”

“嗯。”周瑜又点点头。

乔玄说:“你不嫌老头子啰唆就行。”

周瑜笑笑,说:“我也觉得,张子布之言有理,只是我生性优柔寡断,凡事总想着顾个两全。”

“世间许多事,原本便顾不全。”周瑜叹了口气,说,“我不适合带兵,只能治兵,现在来投的人也多了,想必纵横决策,总有些谋臣能拿出更好的办法。我本也想着不掺和了,他问我,我便帮着他想想,多的话,一句不说。”

乔玄“嗯”了声,目光中颇有点嘉许之意。

当夜周瑜经过府上正厅,看见里头灯火通明,孙策正在宴客。

来投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府上也一天比一天热闹,曹操与袁绍久战不下,士人南逃,入了吴郡后,先来拜谒孙策。

周瑜在府里住着,多少有点不堪其扰,本想着回舒县去看看水军,又不知鲁子敬情况如何,数日后,寒春转暖,满园的桃花开得缤纷灿烂。

周瑜在房内找到一把琴,抚了一曲,小乔恰好经过,在外头说:“周郎今日气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