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村 三(第4/9页)

张屏还是不作声。

兰珏长叹了一口气,转过身:“也罢。其实我所知之事,全部告诉你也无妨。我与辜清章,数年之前,是有交情。”

张屏道:“大人不必告诉我你与他的交情,学生只想知道,他和刘知荟的交情。”

兰珏停了半晌,笑了:“你想知道他和刘知荟的交情,就该去问刘知荟,本部院怎会知道?”

张屏清清喉咙:“学生查到……”

兰珏截断他的话:“我知道你肯定查到了不少。但不管你查到多少,辜清章与刘知荟的事情,我不知情。”走到门边,拉开门,“你应该问谁,就想办法去问罢。”

张屏抬眼看了看兰珏,走了两步,到了门边,又转过身:“辜清章……那时和刘知荟相交,可能是不得已。”

兰珏负手不说话,张屏又说:“学生总觉得,他有什么把柄在刘知荟手上。”

兰珏挑眉看了看他,片刻,又扯起嘴角:“看来你为了套出本部院的话,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你应该知道,刘大人的官阶在我之上。每次升迁,必查旧档。他的履历,我都能倒背,清清白白,无瑕无疵。你如果想扯些莫须有之事在他身上,连陶周风也休想保得了你。”

张屏瞅着他,又耷下眼皮不吭声了,缓缓地转身走出了书房。

兰珏在他身后摔上了房门。

张屏穿过庭院,走回客房,在房里待了半天。到天擦黑时,小厮来给他送晚饭,偷瞟着他的眼神闪闪烁烁的。这人得老爷青睐,大家都知道,这人下午居然惹得老爷摔了门,大家也都知道,搞得厨房给他备饭,都要拿捏着备一份不好不坏的。这人咋就恁大能耐呢?

张屏吃饱了饭,也不等人来收碗,自己要把碗送回厨房,在回廊上遇见了小厮,小厮连忙把碗碟接过去了。张屏下了回廊,在院里乱转,因兰珏没说哪儿不让他去,他怎么转也没人拦他。

兰珏的府邸甚大,当日张屏在这里教兰徽时也没有逛遍。他拣着小路,穿过层层院落。夜风刺骨,但见两三个妩媚的女婢捧着食盒进了一间房中,那间房内笼着厚厚的帘帷,只在推开门时闪出了一道暖融融的光。

张屏向上提了提衣领,走近了些,犹豫了一下,又转过身。屋门在他身后打开,那几名女婢携着一股温暖的带着香味的风退出了屋子,门内兰珏的声音道:“廊下站的是张屏么,进来罢。”

女婢笑吟吟地退下了台阶,张屏闪进了屋门,扑身的一股暖意顿时浸到他的毛孔里,兰珏坐在屋中的桌边,淡淡道:“关上门。”

张屏关上了门,按兰珏的示意在桌边坐下,觉得浑身的衣裳重得慌,瞅着兰珏,一身丁香褐纹银丝的夹袍,其实不比他身上的外袍薄。

兰珏斟了一杯温好的暖酒:“着人给你备一副筷?”

张屏看着桌上层叠的碗盘:“不了,晚上吃饱了。”

兰珏哦了一声,又道:“嫌热就把袍子脱了。”

张屏抓住衣襟:“数日不曾沐浴,恐怕气味……”

兰珏皱了皱眉,向旁边一比:“去那头脱了再过来。”

张屏依言走到屋子那头的旮旯里,脱下夹袍,放在椅子上,才又走回桌边坐下,看了看饮酒的兰珏:“大人不热么?”

兰珏道:“不热,我早年受过冻,有些畏寒,但比旁人耐热。”

张屏道:“是大人未中功名之前?”

兰珏转着酒盏,似笑非笑看他:“本部院的家底,是不是都被你给查了?”

张屏郑重地道:“学生只查了与辜清章相关的。”

兰珏垂眼看着盏内的酒,慢慢道:“那也差不多了,遇着他时,正是我最潦倒之时。”

张屏不说话,兰珏又饮了两杯酒,方才又看向张屏:“为何要查他?”

张屏道:“学生其实是想查辜家庄。”

兰珏微微眯眼:“你觉得,辜清章的出身有问题?”

张屏不答,但从袖中取出一条丝帕,兰珏接过,看到丝帕角上绣的杏叶杏果,心中不由得一顿。

他折起丝帕:“你为什么要查他和刘知荟的关系?”

张屏道:“一开始学生只是觉得蹊跷,辜清章与辜家庄相关之事,都在刘大人主持编撰县志时,模糊抹去了。刘大人主持编纂的地方志各处详尽,唯独这里略去,学生十分不解。后来查得,刘大人与辜清章是同科,兰大人与辜清章亦是。我问询过县中曾见过辜清章之人,此人绝非寻常人物,兰大人和刘大人应该都认识他……”

兰珏道:“然后你觉得刘大人的做法有隐情,再写信询问本部院,我的回信让你觉得本部院刻意回避,反倒生疑。”

张屏默认。

屋中又一时寂静,相持约半刻钟,兰珏方才又开口:“辜清章与刘知荟结识,在与我相识之后,他们因何认识我不清楚。结识之后……他们也只是日夜谈论学问诗词,并无什么异常。当然,即便有异常,我也不知道。”将酒盏举到唇边,轻描淡写道,“因为辜清章与刘知荟交情浓厚之后,便不怎么与我往来了。”

张屏在椅子上挪动一下:“学生想问……之前辜清章与大人好到什么程度?”

兰珏从酒杯上抬眼,挑眉:“同进同出,同食同榻。”

张屏轻咳一声:“那么……后来辜清章是突然疏远了大人……还是……”

兰珏将酒盏往桌上一搁:“辜清章当时与我疏远,实属情理之中。我那时一心求功名,提书本便是经纶教条,谈文章就是应试制式。刘大人喜好谈诗词,论琴画,真正风雅,辜清章与他趣味更合,当日与我相交,本就勉强,我诸多作为,他都不赞同。”

他这般无所谓地说,但那人当年言语,又恍惚萦绕耳边。

“佩之佩之,你这是要把美玉丢进油锅,秀木砍成棺材板!”

辜清章在桌边来回走,带得灯影摇曳,他只当听不见,埋头练字。

昨日在庙前,竟遇着了便服到庙中敬香的孙侍郎,孙侍郎对着他的字幅,评了一个字——浮。

孙侍郎是本届科试考官,喜欢方正的小隶或小楷,笔力朴实,字形刚正。

于是他抱了一摞纸苦练,像刚开始习字的小孩子一样。

改字形,比学写字更难,手忍不住飘勾出撇捺,他就砸自己的手腕,手腕肿成馒头,两眼看字都快成双影。

辜清章最后来夺他手中的笔,打翻了油灯,险些起了火灾,袖子也点着了,幸亏他为了冰手,放了一盆凉水在手边,及时浇灭了火,辜清章没有烧伤。

火灭了,他呆站在漆黑的屋里,桌上的纸在吧嗒吧嗒滴水,他想道歉,却听辜清章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说:“佩之,你定然能榜上有名,世上的人万万千千,谁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处处迎合,反倒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