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8页)

众宫婢宦官立刻跪地告退,乐越的目光扫向某个方向,九凌淡淡笑了笑,停在宫门外,乐越跨进宫门,确定他没有跟随,小心翼翼的将昭沅藏进怀中。

九凌看着殿门合拢,踏云而起,凤桐在半空中向他行礼道:「君上。」

九凌道:「你暂时回梧桐巷吧。」

凤桐躬身:「君上,我是来辞行的。」

九凌蹙眉:「为何?」

凤桐神色从容道:「大局已定,一切都在君上的掌握中,凤桐对君上已没有什么作用了,所以想回到山林去,自由自在过几天清闲日子。」

九凌道:「是否因为凤梧之事,外加我一直没有告诉你实情,你怨恨本君?」

凤桐道:「凤桐不敢。君上所做的一切,都自由谋算。凤桐明白,家兄的个性太过固执,不像我看得这么开,因此才有这个结果。我留在凡间多年,实在倦怠了,请君上准我离开。」

九凌静静站了片刻,道:「也罢,便随你意愿吧。」

凤桐跪在云上,向九凌拜了一拜,化作红色的火凤,向着远方而去。

九凌俯视脚下,宫殿巍巍,瑞气流动,远处万里山河,一派壮阔气象,他静静矗立良久,向梧桐巷的方向而去。

乐越回到乐庆宫中,即可命人取来香炉香束和供果,到了后院的厢房内,焚香祭拜。他向后殿中的井沿恭恭敬敬的敬了三根香,看着香灰随着金红色火星的下移逐渐变长、变弯,最后落下。

乐庆宫本名乐意宫,在某代因与一位皇子的名讳相同,更名为乐平宫。

凤祥帝夺位之后,觉得平字不好,又改成乐庆宫。

乐越不知道乐庆宫中隐藏的秘密究竟是从哪位皇帝起失传,后世都不再记得有灵固村,和氏的皇族们有意或无意的遗忘了他们祖先的罪孽。

但此处至少可以证明,何老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那个本不该出生的孙子。孙子又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应朝的开国皇帝和恩。

和恩登上帝位后,将故乡善安定为新都,在灵固村的旧址上修建了宫院,并依照当日神祠的模样盖了后院,在殿中立了一圈假的井沿祭拜。

乐越跪在井沿前想,九泉之下,灵固村乐氏的鬼魂们真的能够宽恕和氏的罪过么?

祭拜完毕,回到寝殿,乐越坐在椅子上,看手腕上血契线的位置。昭沅呆在光球内,安静的漂浮在他身侧。

乐越叹了口气:「咱们现在不能失去理智。之前我们是被安顺王关在小牢房里,现在则是进了一间大牢房。这间牢房才是真正厉害,想逃出去,一定要沉得住气!」

昭沅闷声道:「其实,你做皇帝,他当你的护脉神,也挺好的……他确实比我强。」它看得出来,九凌的确对乐挺不错的。

乐越顿时暴怒,一把抓住它:「我现在这个样子叫好?我和之前的皇帝有什么分别,我只是他们选中的另一个傀儡!」他磨磨牙,「你知道不,我听书看戏的时候,最喜欢骂那些傀儡皇帝,骂他们没有骨头,什么身不由己,全是屁话!现在,我知道我错了。只有自己当了傀儡,才明白傀儡有多憋闷!」重重一拳擂在椅背上,双目赤红的盯着左手,「我现在恨不得把我这条胳膊剁了,看那根绳子还捆不捆得住我!」

昭沅用脑袋蹭蹭他的手:「我现在法力只剩一点点了,帮不上你。」

乐越揪住它:「谁说你帮不上,你帮了我很多!说起来,是你先让我帮你找皇帝,又让我做皇帝,我才到了今天这一步。你要对我负责。」

昭沅垂下脑袋,它当然想负责,它想打烂祭坛,打倒九凌,扯断乐越和九凌之间的血契线。

可他只能想,做不到。

「啊——气死我,气死我,气死我了!!!!!」琳箐跺着脚,仰天大喊。

飞先锋扑扇着翅膀飞在她旁边,擂着胸口跟她一起嗷嗷的叫。

一旁的树下,孙奔坐在石桌边,悠然的倒了一杯茶,递向琳箐:「公主,喝口水润润喉咙吧。」

琳箐的身周轰得燃起麒麟火焰:「我快气炸了!」

孙奔道:「这个,你应该自豪才对,你的眼光真的很不错。一眼就看上了那为最有来历的,孙某于他,的确望尘莫及。」

琳箐咯咯的咬着牙:「我是个猪脑袋!我居然没看破洛凌之的嘴脸!我真蠢!」

飞先锋捶打胸脯附和:「嗷嗷嗷~~」

孙奔道:「公主你不是猪脑袋,只是一时意气用事才造成今日的悲剧。谁让你那时和我赌气呢?可惜一枚鳞片啊……」

琳箐跺脚道:「早知道我当初就应该选你这个奸诈小人!」

孙奔抿着茶点头:「嗯嗯,奸诈小人可比伪君子强太多了。」

琳箐抓起水杯,咕咚咕咚灌了两口,一拍石案坐下:「其实,我到你这里来,就是为了惩罚自己,听你挖苦我,我的心里能好受些。」

孙奔替她再添上茶水:「现在公主怒气也发够了,应该冷静些了。乐少侠不是两根线都连着么?凤凰的后招虽狠,我们却还不算输。」

飞先锋蹲在她身边,轻轻扇动翅膀替她扇风赶走飞虫。

琳箐嗯了一声,道:「那你为什么留在京城不走?我还以为你那天就离开了哩,你不是说不会帮和家的人吗?」

孙奔抱起双臂:「安顺王子是暂时被困在泶城,他得知消息,必定会杀回京城。此时愿意追随他的兵马不在少数。真正的大战才要开始,我怎么舍得走?」

风拂动树叶,很温和,但琳箐能感觉到,风中有不寻常的气息,那是战争即将来到的味道。

乐越的皇子袍服还在赶制,尚衣仿先送了些可以临时穿戴的衣物过来,乐越沐浴更衣完毕。有宦官在门前跪请入内,手中的漆盘内托着一大叠册子。

小宦官道,这是今天要阅的折子,最上的一卷绢书,乃是中书衙门代乐越起草的告天下书,请他过目。

乐越先展开那卷绢书,满篇文绉绉的辞令,引经据典,看得他有点头晕,里面有不少生僻字他不认识。来回读了几遍,才勉强读通其义。大概就是陈述本朝近年来的种种弊端,逆党慕氏父子专权祸国,朝野动乱,天下不安。幸有乐皇子,生于民间,上承天命,得贤臣辅助,终于拨乱反正,匡肃朝纲。安社稷,抚民生。

下面的数本奏折,都是众官奏请乐皇子加封乐王,早登帝位。连日期都替乐越安排了,曰明日宜乐皇子先加乐王衔,先帝灵柩封棺,五日后入葬,第六日乃上上吉日,乐王登基,承继大统。

还有些折子,是关于崇德帝的宗庙谥号,皇后尊封太后,太后尊封太皇太后的封号备选。乐越登记后的帝号年号,礼部等衙门曰正在商拟之中,来日就有本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