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 界 第三十三篇(第2/18页)

[9]所谓“伟大的一天”指“最后判决”。

[10]玛尔齐亚曾与卡托离婚,再嫁其友人;友人死,复归故夫卡托。

[11]“恶流”指阿刻隆河。卡托原在地狱“候判所”,为耶稣救出,派在净界山脚守护,不得再和“候判所”里的灵魂有任何关系。

[12]执行神圣业务的官员,在地狱为诸魔鬼,在此地为诸天使。

[13]净界山非人迹所能到。

[14]灯芯草做的带子,说是象征着“谦逊”和“诚实”,这是忏悔者应有的态度。

[15]耶路撒冷之日落,正是印度恒河之夜半,亦即耶路撒冷夜色之渐来。夜与日(亦星也)相对,日既在“白羊宫”,则夜(视作女性之神)在其相对之“天秤宫”。现在春分后,昼长于夜,至秋分后,则夜长于昼,其时日在“天秤宫”,即天秤由夜之手下落之时。参见黄道十二宫图。

[16]此处诗人描写日出前东方天色之变化。“晨光”视作女性之神,脸色由白而红,渐老(其寿命本不长)则为橙黄色矣。

[17]来者为一天使,红光为其面,左右白光为其翼,其他白色为衣服。

[18]此处与地狱(第三篇)中之船夫卡隆适成一个相反的对照。

[19]“以色列出了埃及……”为《旧约·诗篇》第一百十四篇。但丁谓此诗精意在“洁净的灵魂,脱出腐败的奴性,达到永久光荣的自由”。

[20]太阳出水面时摩羯宫在子午线上,今太阳离水面有若干高度,故摩羯宫亦已西移。参见黄道十二宫图。

[21]橄榄树为和平及智慧的象征。

[22]忘记往净界山各层受洗炼。

[23]但丁抱灵魂,却扑一个空,原来那灵魂只有外貌,而没有实质。本来,这些作古的朋友,就只是在但丁脑中留下的印象而已。

[24]卡塞拉(Casella)为佛罗伦萨或庇斯托亚的音乐家。他是但丁的好友,据说曾替但丁的诗歌制过乐谱。但丁作《神曲》是立志做一番功业,免得堕落了品格,死后入地狱。但丁的旅行是假定在一三○○年,但卡塞拉在此以前已死几年了。

[25]“三个月”从“大赦”开始时(1299年12月25日)起。

[26]台伯河(Tibre=Tevero)经罗马入海。但丁意谓“赦罪得救”有待于真正的教堂,此教堂在罗马,故不入地狱之灵魂群集于台伯河口,即罗马之港口也。

[27]这是但丁所作之歌(Canzone)之第一行:“Amor che ne la mente mi ragiona”,见于其著作《宴会》第三卷。此处所称“爱情”乃对“哲学”而言。

[28]“鳞甲”指罪恶的污点。

[29]净界山的早晨,正是意大利的黄昏。维吉尔是曼图亚人,传说他死于布伦迪西姆(Brindisi),即诗中所说的布兰迪乔,依奥古斯都大帝命令,迁葬那不勒斯的。此处维吉尔言其生前(即灵魂与肉体相合时)能成黑影,而灵魂则不能遮断光线。

[30]人类的理性(人智)不足以探入宇宙的秘密,这是神力所规定,所以需要神的启示和对于上帝的信仰。

[31]维吉尔自己也是“哲人”之一,他们因为缺乏“神的启示”,灵魂永在“候判所”而不得一见上帝,此乃烦闷之原因也。参见《地狱》第四篇。

[32]莱利齐(Lerrici)近斯培西亚(Spezia),图尔比亚(Turbia)近法国的尼斯(Nice),此二地间山路崎岖,在但丁时为不可超越,交通皆由海道。

[33]这些灵魂是被教会所斥逐的,但在临终时已知忏悔而蒙神宥;虽然他们不能立即走进净界山门,但等待三十倍被逐的年月以后,便可以进去;假使地上有生人替他们祈祷,还可以提早些。

[34]曼夫烈德为皇帝腓特烈第二之私生子[腓特烈为亨利第六与康斯坦斯(Costanza)所生];娶妻贝亚特丽齐(Beatrice of Savoy),生一女(亦名康斯坦斯),嫁彼得罗第三(Pietro Ⅲ d’Aragona),生二子:一名腓特烈,为西西里王,一名雅谷伯(Iacopo),为阿拉冈(Aragona)王。曼夫烈德于其父死后(1249),继为西西里与那不勒斯王,与教皇克力门查理第四不睦,被教会斥逐。教皇请查理带重兵入意大利,与曼夫烈德战于本尼凡托,曼夫烈德战死(1266),查理令军士各投石尸上,遂成一大石墓;后教皇又令科森萨(Cosenza)之主教移其尸而弃置于维尔德河(Verde)旁,越出教区之外,那不勒斯国境之外,用邪教礼节,投其尸于风雨之中。

[35]如《约翰福音》第六章第三十七节耶稣所言:“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观此可见教皇与主教未能深味《圣经》意旨,对于处置曼夫烈德失之残暴矣。

[36]柏拉图认为人身上各种的器官有各种的精神。亚里士多德谓人身有三种精神(或灵魂),即生长精神(植物精神)、感觉精神(动物精神)、知识精神(理性精神);并谓精神之第一种在肝,第二种在心,第三种在脑;依人身之发展,三种精神并按次逐渐臻于完备。但丁则认为人身只有一种精神,集中于工作的器官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说各有一部分的真理,而但丁之说则“一心不能二用”之常识也。

[37]圣雷奥(Sanlèo)为圣马力诺(San Marino)附近小邑,在高山之上;诺里(Noli)为里古利亚(Liguria)附近海滨之小邑,处于绝壁之上;毕兹曼托哇(Bismantova)为在爱米利亚(Emilia)附近山顶之村庄。以上诸地,在但丁时代只有艰难之小径可达。

[38]即山坡倾斜度超过四十五度。

[39]“发光的车子”,即太阳。居住北半球的人,从未见过太阳行到立足点的北方去,但丁以居住北半球的经验来观察天象,故觉得惊奇。

[40]卡斯托耳(Castor)本人名,此处做星名(中名“北河二”),波吕丢刻斯(Pollux)本人名,此处做星名(中名“北河三”),为“双子星座”之二明星,今夏至节时太阳在双子星座,其时太阳最接近北极。“镜子”指太阳,在但丁时代太阳视为绕地球之行星,接受“神光”而反射出去。“明亮的黄道”指太阳所在之一段黄道。大熊星座之主要星即中国所称之“北斗七星”;大熊星座代表北极。“走出他的古道”似指今天文学家所称之“岁差”,即春分点在黄道上每年退行约五十秒之现象。但丁此句之意,不过说假使太阳在双子宫,代替了在白羊宫,则太阳北移的现象将更为显著(北半球的夏至,适为南半球之冬至)。

[41]锡安(Sion)即耶路撒冷。净界山在耶路撒冷之对极,虽有同样之地平线,但一处东半球(又北半球),一处西半球(又南半球),则所有天文现象(如行星之来去、升降、春秋、冬夏、东西、南北、昼夜等),无不颠倒。在但丁时代,天文知识未发达,故但丁欲多方说明之,然亦未必易于了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