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〇章 清廉孙叔敖(第2/3页)

“大王,恭喜啊。我说过孙叔敖治理国家公正无私吧,真是这样啊,我也放心了。”虞邱高兴地说。原来他不是来告状的。

“国老,这也是你的功劳啊,我好感动好感动啊。”庄王说,虞邱的话真的让他感动。

后世有人说孙叔敖是蒍贾的儿子,此说不大可靠。

按《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处士,古时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即所谓隐士。试想,蒍家是楚国大族,蒍贾又是司马,儿子怎么可能是处士?

《荀子·非相》记载:“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什么是鄙人?郊区农民。就算蒍贾已经死了,儿子也不会这么快就成了郊区农民吧?

何况,所有正史中,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叔敖是蒍贾的儿子。

不过,孙叔敖应当是蒍贾的族人,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蒍艾猎。所以,孙叔敖是楚国公族,也是孙姓的祖先之一。孙姓的读者不妨在此致敬,不论孙叔敖是不是你的祖先,他也是整个孙姓的骄傲。

【老头的忠告】

孙叔敖当了楚国令尹,一时也是志得意满,未免有些得意忘形了。

而看见孙叔敖一步登天,大姑小姨、左邻右舍、小学同学、路上打过招呼的、一块放过牛的,等等,凡是八竿子之内沾上点儿边的,一个个都来祝贺。一时间,宾客盈门,三教九流都有。

基本上,大家都是一个调子:拍马屁。

转眼过了一个多月,基本上拍马屁的已经轮了一遍,孙叔敖也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这一天,来了一个老头。老头穿着一身粗布衣服,戴着一顶白帽子。粗布衣服说明他很穷,白帽子说明他是来哭丧的。

“大爷,您这是什么意思?”孙叔敖压着火问,还好他的修养还不错,“你看,别人都是来祝贺的,你怎么来吊唁呢?走错门了吧?”

“孙子,拍马屁的太多了,如果你今天不听我的话,用不了多久,大家都会来给你吊唁的。”老头也不客气,你叫我大爷,我就叫你孙子。

孙叔敖心里咯噔一下,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老头肯定有两刷子。

“大爷,您坐。”孙叔敖连忙请老头坐下,倒上水送过去。

老头挺高兴。

“孩子,我听说,显贵了就到处炫耀,大家就会离开他;当官了就独揽大权,君王就会讨厌他;工资待遇高还不满足,灭顶之灾就会来到。想想看,斗越椒是怎么死的?”老头直来直去,可以说是直指要害。

孙叔敖一愣,老头说得对啊。多亏了这个老头提醒,否则,自己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呢。想到这里,禁不住冒出一头冷汗来。

“大爷,您的指教太及时了。那个什么,再给我一点教诲吧。”

老头一看,这小子挺机灵,一点就通。

“好吧,那就告诉你。地位高,更要低调谦恭;权力大,更要小心谨慎;工资待遇好,更不能贪污受贿。有这三点,你就能把国家治理好,自己也能得到善终,子孙后代也不会受穷。”老头针对前面三点,给出了答案。

孙叔敖激动啊,初次当官,而且是这么大的官,自己真有些忐忑不安,有了老头这三条,自己的心里就有底了。

“大爷,那什么,我,我太崇拜您了,我、我就是您的粉丝啊。那什么,我把您的话当成格言挂起来。那,那什么,我感谢您祖宗八辈。”孙叔敖激动坏了,金玉良言啊,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金玉良言的。

从那以后,孙叔敖把老头的三条忠告刻好了挂在自己的家里了。一生一世,孙叔敖就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哪三条?请牢记。

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厚而慎不敢取。

【清廉孙叔敖】

孙叔敖治理楚国的成就实际上超过了子文,得到的历史评价也在子文之上。《史记·循吏列传》第一位就是孙叔敖,太史公给的评价极高。

孙叔敖的治国理念就是“执政为民,富民强国”,也就是让老百姓先富起来,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执政策略是“施教导民”(《史记》),也就是采取引导和示范的方法和推行新政,而不是强制性的方法;具体的做法很多,但是,最著名的应该是孙叔敖兴修水利。

在水利建设上,孙叔敖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决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即孙叔敖在期思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这项水利工程,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期思陂”,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渠系工程之一。

“或曰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也。”古代沮、漳水入江通云梦泽,此项工程当在沮、漳水下游,建成后给以郢都为中心的农业水利灌溉带来极大方便。另,“孙叔敖为楚相,截汝坟之水,作塘以溉田,民获其利”。这样,楚国南部的沮、漳水流域,北部的汝水流域,都兴建了水利工程,形成了南、北灌溉网络。

安徽寿县境内的芍陂,也是孙叔敖所创建。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灌溉工程,唐代改名为安丰塘,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效益。

孙叔敖指挥兴建的水利工程自然不止这些,这不过是其中典型的几个。

可以说,孙叔敖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的方针与实践,不仅为楚庄王争霸中原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为我国水利建设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注重农业,兴修水利,孙叔敖对于工程建设也极有造诣。

据《左传》记载,为了加强北境建设,孙叔敖又筑沂城(今河南正阳境内)他派人筹度工程,上报司徒。计量工程、时间、人员、材料、干粮,结果三十天完成建城,保质保量提前实现了预定计划。这项工程不仅建立了北进的基地,加强了与晋争战的实力,也说明孙叔敖重科学技术,多才多艺。

《史记》记载,楚庄王有一次不知道哪根筋动了,大概是玩了一次微服私访之类的东东,到市场上买了点东西,结果他发现一个问题:钱太轻了,拿着不舒服。老大下令:钱太轻,换重的。于是,旧版楚国钱币换成了新版的。

商人们就觉得奇怪啊,旧版用得好好的,怎么换新版了?神经病犯了?要不就是有什么阴谋,准备私有资产国有化了?大家害怕,于是干脆不做生意了。

市场萧条了,金融危机眼看就要爆发。

这个时候,孙叔敖看到了危机。经过调查,发现一切都是新版楚国钱币引发的问题。于是,孙叔敖紧急命令停止使用新版钱币,恢复旧币。命令下达,孙叔敖才向楚庄王作了报告。庄王听了,也赞同孙叔敖的做法。三天之后,市场恢复人气,一场一触即发的金融危机终于被化解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