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那段黑暗(第2/2页)

年少时候跟在父母身边,种田的那些事谁也没我学得好,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间苗,什么时候施肥……

天子说,可惜了,一样都没用上。

至于其他的,都是他到了歌陵城后才开始学,他像是一个口袋,拼了命的自己去吞东西,有用的没用的,全都往里吞。

此时此刻,坐在这御书房里,回忆起大哥说过的那些事,辛言缺还是心有余悸。

别说宁海棠,别说封秀,如果他大哥没有赢的话,连他现在都可能随时都被那漩涡吸进去,绞碎,然后消散于无形。

“谁对谁错呢……”

辛言缺轻叹道:“朕理解你说的没错是什么意思,萧锦蓉那时候是武院院长,他选择人,当然不只是选择能力,还要选择人脉。”

宁未末道:“实际上,萧锦蓉对于用人极有理解,当初太上圣君知道刘廷盛这个人品行上有问题,但还是把刘廷盛派去南疆,就是因为,没人比他更合适。”

辛言缺点了点头。

刘廷盛这个人,有远见,也有远谋,远谋和远见其实是两码事。

是看得见所以去提前准备和看得见但视而不见的区别。

他大概在很早之前就知道,以他的根基在歌陵城里不可能爬到多高的位子上去。

所以他用尽办法,通过萧锦蓉的关系,娶了一位退隐老臣的孙女。

这位退隐老臣,曾经在南疆做过二十年官,从府治到州治,不知道给多少人带去了方便。

有了这一层关系,刘廷盛就开始更为认真的为自己能去江南做官而准备。

天子能不知道?

天子知道,可那时候南疆乱了,所以必须从中央朝廷调去一个人把这乱子控制一下。

如果不是从朝廷调人过去,地方上那些人谁也不服谁,就会造成混乱,甚至割据,进而混战。

这个调去的人,如果不合适,那到了南疆就会被人家玩死。

所以,有着极深厚背景的刘廷盛,一下子就成了最合适的那个人。

地方上的人当然不会在乎一个刘廷盛,可要在乎刘廷盛岳父。

他岳父在南疆二十年,几乎所有四品以上官员都和他岳父有关系,这样一个人就算去了之后会成为隐患,天子也必须让他去。

不出意外的,有那层关系在,刘廷盛迅速就把混乱的江南重建秩序。

这个秩序到底是什么暂且不论,最起码南疆安定下来了,那些地方官,又变得很恭俭温良起来。

再加上有萧锦蓉位刘廷盛制定的平南策,以远交近攻之法,培养起来了白蛮和绿蛮两个小国,南疆之外也变得安稳。

刘廷盛在南疆,只短短几年便做大做强。

他不是武将,虽是地方州治,是封疆大吏,可边军按理说不归他调遣。

刘廷盛去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不听话的边军将军骗过来,一杯毒酒毒死了,然后迅速提拔了军中二把手上位。

几年之后,在那位上位的副将越发跋扈起来后,又是一杯毒酒把这个人也送去西天。

有江南整个势力集团的支持,他安抚边军的手段也极为简单,就是给钱,不停的给钱。

边军将士得了他好处,当然也就越来越听话。

如此一来,刘廷盛便逐渐成了南疆的土皇帝,成了南疆之外那些小国的带头大哥。

这些事,宁未末早已详细的和辛言缺说过。

所以宁未末很清楚,大将军为什么要带着萧锦蓉。

四年前就归隐的这位武院院长大人,真的和那位封疆大吏一点关系都没了?

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