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2页)

连问了不知道多少个,陆一诚终于察觉出不对。

“你这是……想让我背诵整本成语故事?”

苏彤摇头,神情凝重,说:“我就是想看看,你这么聪明的脑袋,到底能记住几个。”

太可怕了,随机抽查问的每一个,他竟然都能大概说出来了。

她能说很多成语,但成语背后的故事,是真不知道几个。

她接受的还是几十年后更系统科学的教育,竟然还不如在教育资源并不怎么丰富下学习的陆一诚。

她忍不住问丈夫:“你小时候应该没这些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陆一诚笑了,没回答,只让她看一看这本书的印刷信息。

苏彤看过去,才发现,在书的背页就有列明,本书首次印刷是哪年,再次印刷是哪年。按年份推算,陆一诚读小学那会已经有了。

她忍不住问了个问题:“你们小学,有图书馆吗?”

陆一诚点了点头。

苏彤明白了,是她对以前的教学条件误会太深了。

以前确实穷,平均水平来说,教育资源确实不好。但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乏好资源的。

稀缺,并不代表没。而陆一诚,恰好是享受到这一切的。

不用说,以后敏儿肯定也能上那个小学,也能接受到至少在这个时候来说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

这认知,苏彤说不清什么感受,反正心里酸酸的。

不是妒忌,也没有愤恨,只是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感充斥着。

妻子问完了,陆一诚也好奇,她今天怎么不看小说,改而看儿童读物了。

苏彤幽幽看着他,愤愤道:“还不是因为你。”

“因为我?”陆一诚不是很明白,难道是他的博学多才终于让她感受到了压力?

这猜测让他忍不住皱起眉头,无奈又不知所措,对妻子说:“你不必觉得有压力。”

“我怎么可能不觉得有压力!”苏彤深吸了口气,只要想到女儿可能和她爸爸一样聪明,过几年她就是这个家最普通平凡的那个,她就忍不住心慌。

她只是想母亲的威严能维持到孩子十八岁而已,为什么那么难。

苏彤想得太入神,以至没听到陆一诚前面说什么,直到——

“……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就不一样,我知识比你渊博那也是正常的,你无须对此感到有压力。”

苏彤猛地转过头看向他,脑子冒出一堆问号。

她什么时候说因为他懂得多感到有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