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大明早报(第2/2页)

他们都不知道,但读书人的身份还是要顾忌的,不能做一些掉身份的事情。

不过听到是状元郎刘晋麾下做事,而且还看在一个月10块银元的份上,这五个秀才这才愿意过来大明早报这里做事。

“大明早报,它主要是用来宣传国家大事,报道各地奇闻异事的一种报纸,也就是这样的。”

刘晋将一份报纸展示出来,这是一份试印出来的报纸,和后世的报纸差不多大小,排版上采用的是从上至下的排版,而不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从右至左的排版。

随着刘晋讲话,也是有人给大家发报纸,一人一份,拿着手中的报纸,大家顿时满脑子的疑惑。

“状元公,这报纸上面的字为何不是从右到左?”

鲍继文仔细的看了看报纸,连忙问道。

“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印刷,也更方便阅读和排版。”

刘晋笑了笑回道。

“那这上面这些符号是什么?”

欧阳光指了指上面的逗号、句号之类的问道。

“这些我将它称之为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作用就是为了区分句子和段落,方便阅读和更准确的传达的意思。”

刘晋拿起粉笔在身后的黑板写写画画起来,开始向大家介绍起标点符号的作用和使用规则。

这个时代的书籍、文章什么的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其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古代的书籍、文章字数都很少,写文章之类的都是文言文,尽可能的简洁,恨不得用一个字就将所有的意思表达出来。

另外一个就是句读,大家从一开始就学习句读,也就是断句,效果和标点符号差不多,也是可以清楚的知道在那个地方是结尾,那个地方是开头。

但刘晋要办报纸,在语言上刘晋就会尽可能向白话文看齐,因为这样才可以让更多的人看懂,也可以传达更准确的信息。

要是用文言文来写报纸,本来可能上万字的一张报纸,它文言文几百字就可以给写出来了,还报道个球球。

关键是文言文这东西,也就只有这些读书人能够解读了,没点水平的人根本就解读不出来,字太少了,也不利于信息的准确传播,很容易就引起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