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尽管重臣们以康熙定会福寿绵绵为由, 再三劝阻康熙禅位的想法,可康熙却是决意已定,岂是人劝阻便能阻拦的?

于是, 康熙六十年, 康熙决定禅位于四子胤禛。

但禅位不同于一般继位,必须得择一个黄道吉日才能举行禅位大典。

不过康熙并没有勒令众人保密, 毕竟这也不是秘密立储, 所以康熙即将禅位于胤禛的消息还是传遍朝野。

众人震惊不已,从前他们只是猜测, 康熙意属胤禛为下一任储君, 却没想到居然是要禅位于胤禛。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八阿哥和德妃的耳中。

八阿哥受不了这等刺激,当即吐了一口鲜血,惹得九阿哥和十阿哥担忧不已, 纷纷都围了上去。

永和宫里的德妃,则是直接晕了过去,还是一直候在身旁的英嬷嬷眼疾手快接住了从椅子滑落的德妃。

然后神色紧张地掐人中, 将人掐醒。

等人一醒来,英嬷嬷便劝道:“娘娘, 您这是何苦来呢?四阿哥登基, 您照样这也是大清的太后。”

德妃幽幽回神,听到英嬷嬷的话, 心中却毫无一丝宽慰,而是神色愤愤道:“本宫不是为了我自己, 而是为了我的儿。”

英嬷嬷道:“可四阿哥也是您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 不也是您的儿吗?”

德妃神色厌恶道:“他不是我的儿, 我儿才不会嫌弃我的出身, 不肯叫我一声额娘。”

当初母子第一次相认, 胤禛却不肯喊她额娘的那一幕,如同一根刺一般狠狠地扎进她的内心深处,让她每每想起,仍是如鲠在喉,郁结难消。

胤禛虽然是她第一个孩子,但与全心全意只为她着想的胤祯差远了。

英嬷嬷见德妃仍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便用当年德妃的话,宽慰她:“四阿哥从小便以为景仁宫的孝懿皇后,是他的生母,当年也是因为乍然与您相认,这才一时喊不出口。”

德妃:“那是一时吗?足足两三年才开口喊我额娘。”

英嬷嬷一时语噎,那当时还不是因为十四阿哥童言无忌,对四阿哥说出那番话,将四阿哥从永和宫赶了出去,这才使得本就不熟的母子,隔阂加深。

不过她明白德妃视十四阿哥如命,也不敢将内心的话托出。

就在主仆俩陷入沉默之际,有人呈上了一张小纸条,宫人说是八阿哥所传。

德妃早已视八阿哥为盟友,得到纸条后,立马便打开了浏览。

上头八阿哥安抚德妃,让她不必担忧,事情还有得转机,只是十四阿哥是否等取代胤禛登上那个位置,还需要德妃的配合。

见八阿哥说事情仍有回转的余地,德妃收起手中的纸条,立即密谋见八阿哥一面。

两人一见面便开始商议对策。

如今十四阿哥虽然远在西北,但他手握几十万大军,假如带着这儿几十万大军回京,未必不能谋取一丝胜算。

所以八阿哥需要德妃帮忙,让胤禛身体稍微抱恙延迟禅位大典的举行,争取给十四阿哥带着大军回京的时机。

不过胤禛也是德妃的儿子,八阿哥也不能让德妃给自己的大儿子下死手。

德妃闻言心中大骇,气息不稳问道:“你的意思的让胤祯举兵.....”造反这两个字,她不敢说出口。

八阿哥微微点点头,倘若不用此招,又怎么能轻易改变皇阿玛的旨意?不过见德妃面色凝重,就以退为进劝道:“倘若德额娘不愿,也不必勉强,等四哥登基后,我和十四弟也愿尽心辅助四哥,到时我在朝堂为四哥殚精竭虑,而十四弟在边疆上战杀敌,为四哥守护大清的江山。”

他知道德妃的心结所在,所以上战杀敌这四个字上音调加重了几分。

德妃果然便上套了,她微微摇了摇头,眼中的眸色满是抗拒。

心想,凭什么孝懿皇后所养大的孩子,就能舒舒服服在京城坐拥江山。

而她一手养大的儿子,就得备尝艰苦,出生入死地镇守边疆?

于是,她便点头同意了八阿哥的提议。

八阿哥见最关键的一步已成,顿时大喜过望,便立马出宫回自己的府邸,通知岳亲王府做好准备,只等胤禛和十四阿哥兄弟两骨肉相残,最后他渔翁得利。

站在院落内,八阿哥望着紫禁城的方向,心中的野心被越烧越旺,眼底充满了对皇位的志在必得的坚定。

...

自那日起,德妃便频频派人请雍亲王府的人进宫,说是想念自己的玄孙们。

四福晋以为,是因为如今大局已定,德妃想要和雍亲王缓解关系,所以才借着想要见玄孙的理由,多与雍亲王府的人多接触。

但亦嫣却是知道德妃是什么德性,心里有些惴惴不安,但人家老人家想要瞧曾孙,亦嫣总不能拒绝吧?而且人家又不止是只见她一人的孙子,这就更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了。

无奈之下,亦嫣便也带着的孙子,随着四福晋和李侧福晋一块进宫看望德妃。

在这期间,见到曾孙的德妃,果然表现得异常高兴,仿佛十分享受这天伦之乐似的。

其中弘曜的嫡长子永玹,老是被德妃抱在怀里。

如今大家都认定了弘曜是下一任便是以后的储君,德妃如重视弘曜的嫡长子,也无可厚非。

可这着实让亦嫣提心吊胆了好几天,要是德妃一个“高兴”之下,要将永玹留在她身边抚养,她这可如何和儿媳妇交代啊?

不过还好德妃并没有这个意思,每日都让亦嫣将孩子都给带回去了。

由于四福晋和亦嫣这些女眷,常在宫里陪伴着德妃,胤禛也常常受德妃邀请,来永和宫一起和家眷们陪着德妃用膳。

陪着德妃用膳的,也不止雍亲王府的人,还有十四阿哥的家眷也时不时进宫到永和宫进膳。

说是要一大家子和和美美吃团圆饭。

在这儿期间,德妃甚至言语间让十四阿哥的儿子们,日后多为胤禛而效力,显然一副让胤禛多多关照自己侄儿的态度。

这也非常符合德妃偏心十四阿哥的做派,可不知为何,亦嫣总感觉那里不对劲。

毕竟历史上的德妃,那可是连胤禛登基后,都拒绝做太后的人。

怎么可能如此坦然接受了胤禛继位的事实?难道是康熙禅位的原因?

其实当初亦嫣得知康熙禅位给胤禛时,她着实是被吓了一大跳。

虽然现在离康熙驾崩也就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康熙的做派,怎么可能如此轻易放权给自己儿子,简直是天方夜谭。

别说亦嫣了,胤禛也是如此,事后他才去调查了一下康熙态度改变的原因。

他这才得知,是钦天监一番中兴之论和当前大清的国情,让康熙改变了恋权的想法。

显然,康熙也是不想自己成为大清的罪人,所以他这才断舍离,选择提前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