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个人身家的猜测

这两支股票就是本周末先后正式公布业绩的天齐里业与已经停牌了的科横股份。

其中天齐里里业所公布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当中,君实资本有限公司以持仓450万股,持股比例占比1.65%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第八名。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君实资本又是跟随在汇金之后,汇金以2.51%的排名占据天齐里业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七名位置。

两支股票同时位列前十大股东,并且排名都在国家队之后,只能说君实资本是真的认真在参与救市了!

而紧跟天齐里业之后科横股份所公布的年报,则更是让大家一阵躁动,君实资本有限公司旗下君实二号混合精选以持股3.98%占据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四名!

要知道这家公司目前处于停牌阶段,停牌之后更是发布了一系列收购以及重组的重大利好,而从之前的股东排名来看,上一年四季度君实资本都没有出现在这两家公司的前十大股东行列。

这也就是说,顾君浩是在今年一月份或者是二月份开始建仓的,而从君实二号去年十一月份以来的净值曲线率来看,极有可能是在二月份大跌之后才开始抄底建仓的,可谓是精准抄底!

当然,也不排除之前顾君浩没有买入过这两家公司,也有可能是在二月份开始加仓的,但无论如何,这都是非常精准的抄底。

顾君浩的粉丝们此时有些沸腾了!

“卧槽!一个周末T哥出现在三家公司的前十大股东行列,太牛笔了,T哥买股票还是敢于重仓啊。”

“光伏,锂电池,T哥这是看好新能源吗?三支股票都是重仓。”

“科横股份这个有点骚气啊,精准抄底,该不会是有什么内幕消息吧?”

“内幕个嘚,他老乡刚进去踩缝纫机,这时候谁敢这么高调的搞内幕,这不是找死吗?”

“就是,承认别人优秀很困难吗,真要是内幕你不如说T哥救市的思路跟国家队是一致的了,两支股票出现在汇金的后面,这就有点意思了。”

“哈哈,这应该不算内幕,国家队买了哪些股票,大家基本都知道,T哥这种消息渠道肯定比我们快一些的,买到同支股票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哈哈,T哥的那帮同行老是黑他狂妄自大,说他没有情商,你看看他买的持股比例,都是排在国家队的后面,你跟我说这叫没情商?”

“咦,楼上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重仓既表示了自己是在认真参与救市行情,持股比例又没超过国家队,显得没有那么的喧兵夺主,T哥这情商拉满了啊!”

“那帮基金圈子的里黑T哥,不过就是因为T哥业绩好,加上私募基金又是亏损了不收管理费用的条例,这不砸人饭碗嘛,换了我也要黑他。”

“不知不觉当中,T哥已经是上市企业前十大股东的存在了啊,想想还真是恐怖,这才不到三年的时间啊,一家公司还可以说是例外,但是连续三家就真的是T哥现在有这个实力了。”

“还没公布年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君实二号60多亿的规模,不知道要出现在几家公司的前十大股东行列了。”

“我擦!刚看了一下科横股份,他是因为收购重组停牌了,这复牌之后要起飞啊,T哥发财了!”

“应该说是君实二号的客户发财了,T哥早就发财了,不在乎这一两个亿,伱看他个人账户里的龙基股份都转让给公司了。”

“尼玛,前段时间还有人黑T哥是因为怕君实二号亏损了才卸任跑去做公募的,看看这精准抄底的手法,这会亏损?简直就是放屁!”

“越来越期待这个月君实二号的净值表现了,虽然跟我没什么关系!”

“狗大户们又发财了!为什么就轮不到我们!”

“楼上的,可以去买125700啊,那就是T哥的公募基金,目前收益率有13%了,还有上车的机会。”

“梭哈!梭哈125700!跟着T哥喝汤。”

相较于粉丝的狂热相比,作为业内人士的同行,则在这一刻清醒的认识到,顾君浩已经是基金圈子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了。

能够连续出现在三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行列,还有未公布以及持股比例够不上前十的不知道有多少。

三支上榜的股票,目前合计市值达到了12亿元,而其中两家市值最大的完全是君实资本自营盘所拥有的,这是顾君浩实实在在的个人财富啊。

从天齐里业的介入时间来看,君实资本的持仓成本应该在110元附近,甚至不超过110元,结合目前的股价来计算,盈利已经超过了40%。

本周末公布的年报,让市场对于顾君浩的身家以及君实资本的估值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由于君实资本不是上市公司,也无需对公发布正式的年报,外界并不知道2015年度君实资本以及顾君浩本人具体的的利润是多少,但大致数据还是够估算出来的。

按照君实一号清盘之时的数据以及君实二号第一次结结算之时的规模,两支基金加上顾君浩本人公开化的操作,总体盈利可能有15亿元之多。

对于私募股权的估值方式主要有三种:收益法,市场法以及成本法。

收益法为绝对估值法,主要是指通过未来预期的收益进行折现得出的价值,市场法则是相对估值法以,参与同行业的公司估值或者近期类似的交易案例估值。

成本法就比较简单了,主要是依靠评估机构对于公司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评估,用资产的市场价值之和减去负债的市场价值之和,得到的估值。

但不管按哪种估值的方法,顾君浩名下的公司,即使是按最最低估的计算方式,以及最浅显账面数字来测算,都绝对超过20亿元以上了。

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顾君浩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发展至现在身家超过20亿元,资产膨胀的迅速令人惊叹。

这,或许就是资本的魅力所在,短时间之内能够聚集大量的财富,改变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命运。

而顾君浩,此时还是一个刚刚年满24岁的年轻人,此时的他已经可以看做是甬城所出现的又一个新生代私募大佬了,他的成功跟大多数游资都不尽相同。

没有任何可以称得上经典性的短线操作案例,也不是龙虎榜上的常客,操作手法从一开始就十分的机构化,第一支基金凭借颠覆行业性的条款以及几笔大资金的支持艰难上市。

之后又通过每周一次例行式的公布具体净值的变化,吸引市场目光,直到最后清盘之时高达22倍的收益,让其最终完成了蜕变。

且不提他对于股票的天赋,从创立公司以来,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同时,又时刻保持在公众视线之下,维持一定热度的同时又保持着其应有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