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国盗

战争带来的混乱与痛苦, 并非难以承受,只要时长日久,人心总会对此麻木。未央宫被焚毁, 宫城之外亦深受荼毒。在崔谅部将一次次用兵劫掠之后,在条条严酷禁令的禁锢下, 城中的民众不得不领取被重新分配的粮食, 重拾旧业或再谋新路,一天一天地生活下去。而为了重新修建城墙,崔谅也利用小民求生的欲望, 以粮食作为交换条件,摊派大量徭役。

人祸之恶, 甚于天灾。战争摧毁了每一个人行为的底线,纷乱的时局也去除了法律对道德的约束, 在无需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大环境下,人心尚不如禽兽。恶狼扑食走兔, 或为求生,而人对同胞的残害, 只需要恶意的闪念。东市如今因上位者利益的需求尚可保持体面, 但离宫城较为偏远的角落早已不乏森森白骨,血肉不知去了何处。

宫外如此,宫内亦非安居之地。如今, 长安城千石以上的官僚家属皆被集中扣押,而官员们则被统一入住进宫城,内外隔绝, 防止各家串通。崔谅以清君侧之名攻入长安, 即便城破,从政治考量来看, 对于想要求生的人并非难以接受。然而也不乏有人韬光养晦,暗地联络部旧,等待来日的反攻。力未逮者为了留得一口气,不得不屈从崔谅,与其部下有所媾和。

疾风虽知劲草,但无论草儿或立或依,在黑夜来临时,也只能默默承受一切晦暗。

然而时局之中也总有特例。

王峤清晨用过饭食,依惯例仍派管事去省问长公主子女居住是否适宜,下人有无过失等语,随后方才走到一处偏远院落。院内侍从不乏进进出出,王安则命人将行装一一整理,搬至车上。

王峤笑着道:“昨夜家中宴饮,扰了定远好梦吧,定远不妨多住一日。”

王安一面将王峤迎入院中,一面道:“实在是司州情急,渤海王似有动作。”

王峤沉吟片刻,对此也是理解:“这位渤海王言行乖戾不似常人,你此去也要万分小心,如今西北已然整合,司州方面,我家倒也不必急于亮出选择。”

对于王家来说,唯一需要做的便是低调行事,温驯俯首,只要不把最终选择亮出来,无论太子被推翻亦或是渤海王被推翻,哪朝哪代,王氏豪族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王安闻言也是慨叹:“陆中书手起刀落,也是爽快得很。西北既定,行台想来也要归都,届时还望中书监东顾稍许。”

“那是自然,对了。”王峤似想起什么,连忙命周围仆从将一批礼货装在车上,“这些乃是陆中书所赠,还请定远收下。”

王安慌忙道:“实不敢如此,汉中联合褚氏,想来中书也知有大局之危,我不过发声而已。”

“大局或许可知,细节却是要害。”见王安还要推辞,王峤道,“此关乎来日收复京畿之功,定远当知此意吧。”说完目视庭中树,“西风肃杀,明日不知吹落几重叶啊。”

王安目中精光湛湛,道:“秋日风寒,我等也当增薪添火。”

望着远去的王安,王峤深吸了一口气,并非他不想助力东南,诚然易储渤海王于王家也是获利甚大。但是自己先于宫变之中保全自身,后在京畿陷落时接触崔谅,唯一能给自己忠于大魏、曲事叛逆定性的,就是陆昭。立场总是由利益决定,他若想获得陆昭手中的名分与法权,就必须为陆昭的利益而奔走。

而他面对陆昭,也着实没有反抗的力量。整个事件如今梳理下来,这位陆侍中所作所为,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每事皆有穿插照应,布局极密极老,手段甚洁甚利。金城作赋,自是擂鼓于长风,落子长安,却似洒酒江上点缀烟波,总有余味。

烟波江上,鳞鳞细剪,耀如残雪,一艘大船驶于江面上。船舱内,陆昭将王峤的回信收好,望向船舱外。云收树色,远观似成金海,闭眼倾听,则水为江声,暗涌摇撼着巨大的船身。

“凿泾水为瓠口,以此作渠,竟可灌溉诸山三百余里。”陆归望江兴叹,“用注填阏之水,溉盐卤之地四万余顷,收获之丰,甚于往年。秦霸当时,此渠仍可名之郑国,由此可见郑人作渠,堪称千秋万代之业。”

陆昭微笑自斟一杯,薄酒暖肚,连同心绪也随江波散开:“如今这只是郑国渠一处,待六辅渠、三白渠尽数修缮,本州粮丰,自不必言。”

这一日陆昭代表行台亲临泾阳,终于给旷日持久浮动不安的安定染上了正名的大基调。这也是整个凉州世家的一次会师。

渠水要道不仅会贯穿安定,天水、金城乃至于武威俱有波及。此次江边集会定事,便是由陆家牵头,彭通虽要回南凉州,但也将各个郡守提前招至此处,场面不可谓不弘大。沿途仓廪与水埭由各家出资修建,待来年赋税粮草东运,自然也由各家承担。而运送赋税中,依律法也会折免相关用度并有地方补贴,因此参与的人家也能获利颇丰。

借由水网打造一个物流与经济往来的凉州共同体,即便眼下三方分州,但来日同盟必将坚不可摧。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镐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陆家衣食,亿万之口。”

此时江上遥遥传来水歌之声,陆归闻言,也是欢欣之情溢于言表:“人心向陆,由此安定之事定矣。如此波荡时局,竟能成就此业,昭昭你是如何做到的?”

门阀执政,分之皇权,又因各家诉求不同,所以必须顾虑各方,致使中枢效率极其低下。如今太子还要扶持寒门,在绝对武力的威慑下,这艘架构诡异的巨舰经由几家魁首的粘合,尚勉强可以在浪涛之中行驶。

陆归明白,像兴修水利这种事情,在这样一个政治大环境下,是很难完成的。如果无法完成,短时间内陆家便无法在安定迅速侨立扎根。陆昭经由最初的谋划,借由一次次政治事件,完成了最终的整合,现在陆归回头看,也是颇为慨叹。

陆昭临窗,半卧榻上,神色颇为慵懒:“世家各有弱点,也各有诉求。捏准利益,在眼前和长远的角度上来回切换,做以文章,最终这些人自会为你的目的而倾囊。”太子发力打压世族,算得上是眼前危机,水网联络一荣俱荣,也称得上是长远利益,或发以声,或做以文,将这些人的主意力不间断地在两边吸引,最终目光必会走向两个方向的交汇之处。

“战争未胜,我家却已先胜。”陆归在江东便深感世族执政时推诿扯皮的无力感,此时自是快意无比。

白色的纱帷吹临江风,便如寒鸥翅膀扫过水面,江渚之上,有渔女高歌。似是窥见大船内帷帐后那抹清丽的笑意,渔女歌罢,也对陆昭报以淳朴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