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想当宋国王后吗(三合一)

姜王身体不舒服, 精力不济,姜蓁果断接下他派发的任务,抓紧时间出宫找两位丞相。

姜蓁才刚出宫, 天空中就已经响起了惊雷, 大雨侵盆而下。

左相和右相平时有些政见不合, 但事关水患,他们的速度却很快,都不用怎么商议,很快就把奏章写好, 送进宫里。

姜蓁捧着竹简, 替姜王念道:“召奉常祭天地、祖宗、山川……若水势过大, 亭长、里正可带领百姓到山林中狩猎……”

念到最后, 姜蓁人都麻了, 感觉就没有一条正经救灾的, 忍不住对姜王问道:“朝廷不是有存粮吗?为什么不用来救助受灾的百姓?再或者减税也可以啊。”

姜国建都百年, 都邑肯定不会被洪水淹,可大河两岸的城池和百姓就惨了, 蓝河县往年也是被洪水祸害的地方, 暴雨一来, 姜蓁就担心起了蓝河的百姓。

【可不是嘛, 祭祀有啥用,祖宗能保佑天上不下雨?】

【姜国还是五大强国之一,治理水平就这?】

【那俩丞相这么快就把奏章搞出来, 肯定照的是旧例,毕竟就大河那糟心样, 隔几年就会发大水, 姜国的臣子应该也习惯了。】

【姜王还是以仁德著称的。就这救灾水平, 怪不得古代人口少了。】

本来就是在教姜蓁处理政事,面对姜蓁的问题,姜王很有耐心的反问道:“让百姓去山林中狩猎,给他们发种子和农具,这不就是在救助百姓吗?”

“这对百姓的帮助太小了。在水灾期间,可能会有很多人饿死、病死,若是损失太多人口怎么办?”姜蓁觉得人命宝贵,这个时代的人命更甚。

“若是朝廷真像你说的这样做,百姓就只会不劳而获,不知自救。姜国地域辽阔,挨着大河的地方有水灾,其他地方可能发生旱灾、蝗灾……要是他们都指望朝廷的粮仓,朝廷负担得起吗?”

“各封地每年都要给朝廷上贡送礼,这是朝廷辖制封地的一种手段,若是受灾地区减税,他们就能找各种理由不上贡。阿蓁,你那些叔伯可不像你一样单纯善良。”

看姜蓁被自己说懵了,姜王才教育道:“发生灾祸,哪有不死人的。治灾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当地的百姓逃荒,流失到别国去。若是发生此事,当地的县令、县丞、亭长、乡长都要重罚,以儆效尤。”

姜王不是不明白人口的重要性,但他的处理方式,充满了上位者的冷酷无情。

百姓可以死,但不可以逃荒。

【艾玛,姜大头看着柔柔弱弱的,也是个狠角色啊。】

【姜王看小阿蓁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傻白甜,又慈爱又担忧。】

【姜王这套做法,挺适合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他们没那么多粮食来救灾。和这个时代的贵族相比,小阿蓁确实被我们教得太善良了一点。】

姜蓁眨巴了一下眼睛,善良这点,倒不是直播间的人教的,是前世祖国爸爸培养出来的,每次发生大灾,国家都会安排救助,所以她赈灾的态度才会如此理所当然,谁知道当场被姜王上了一课。

【姜大头就是在放屁,只要改进农具良种,优化种植方法,地里产出的粮食肯定够吃,还有剩余。姜王这种漠视人命的做法,不能学。】

【没错,小阿蓁你可不要学姜王那套,要真是发生水灾,一定要好好救灾,保护蓝河县的百姓,生命是很珍贵的。】

【之前就光想着挣钱了,下回别忘了改进一下蓝河县的农业,民以食为天呢。】

姜蓁现在人小力微,才刚刚跟在姜王身边学习处理政务,根本就影响不了姜王的决定,只能在心中打定主意,蓝河县若是受灾,她肯定不会放着不管。

从姜王那里离开之后,姜蓁回寝宫就赶紧写了一封信,安排了一系列救灾事宜,让护卫抓紧时间送给蓝河县的县令。

若是今年运气好,没有水灾也就罢了。要是运气不好,洪水来了,得了她的信,县令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救治灾民。

送几个穿着蓑衣送信的护卫离开,周胖对姜蓁安慰道:“蓝河县不是新修了大坝吗?公主你别忧心太过。”

“就算有大坝,也不代表万无一失,区区大坝,能么能和老天爷抗衡。”姜蓁无奈的回道。

上辈子科技那么发达,一条江河,沿路不知道有多少水利设施,可大洪水一来,照样被淹。

“公主不相信陈冬,又何必废那么多人力物力支持他。”周胖觉得姜蓁头上就顶着人傻钱多四个字。

“我没说大坝没用啊。普通的水灾还是能挡住的。可这水灾的大小,又岂是我们可以估量的。”姜蓁瞥了周胖一眼,站在屋檐下,看着外头豆大的雨珠,问道:“雨下这么大,你就不担心?”

周胖:“我不担心。我家就在都邑附近,水淹不过来。”

姜蓁对周胖翻了个白眼,这就是个光杆司令,和她就没有共同语言。

连着下了两天大雨,天空放晴了一天,雨又开始下,道路泥泞起来之后,信息的来往也变得缓慢。

但好在朝廷的政令,在第一天下大雨的时候,就已经送了出去。

朝廷的反应之所以这么快,全赖负责观察星象的太史。太史说大河前两年都没发洪水,按照规律和今年的天气,今明两年肯定会有水灾。

后头姜王又召了太卜,卜筮的结果也不太好。

现在太宰已经准备好了祭祀用的五牲,就等着姜王祭祀。

祭祀这种事情,哪怕姜蓁再受宠,她也不能走到台前,只能站在旁边默默的围观。

但第一次参与这种盛大的典礼,哪怕姜蓁站在角落,也看得津津有味。

【幸好,姜国现在不讲究人祭,否则我可看不下去。】

【祭祀的这套音乐真好听,录下来了。】

一套祭祀流程走下来,姜蓁光是看着都累,更别说身体不好的姜王,祭祀完成后,姜王都是被姜蓁扶着走的。

回寝殿的路上,姜王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阿蓁你之前在蓝河县,祭大河了吗?”

姜蓁摇了摇头,老实的说道:“没有。”

“蓝河县令没有提醒你?不在你封地内的山川可以不祭,但大河对蓝河县如此重要,你该重视的。”姜王皱眉。

姜蓁尴尬的笑了笑,赶紧说道:“下次去蓝河县,我会记得这事的。”

她上次去蓝河县,不止没有祭祀,她还下令,禁制各乡给河神献新娘和童子童女。

县令揣摩了姜蓁的意思,就没有提祭河神的事讨嫌,因为他以前也干过这种事情。

姜王重视祭祀,天下百姓也是,姜蓁觉得自己也不是不能装一装。

【祭神有个什么用,姜王忙活了这么一通,也不见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