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破记录(第2/3页)

在他身后五米左右,正变换赛道的阿拉法特一抬头,就看见自己前面被杭峰挡了道。

这是,选择了科学路线吗?

阿拉法特的嘴角轻微勾起来,期待感瞬间被拉满。

完美的路线他背下来了,可他的身体素质却做不到。

现在,他期待杭峰的成绩,期待一个人,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滑出什么样的成绩!

杭峰这边,一旦观念转变过来,肩膀上所有的担子也就跟着烟消云散。

不过就是在比赛的时候挑战新的路线,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野雪挑战哪一次不是在滑未知的路线呢?

自己不一样可以完成的很好,可以在赛场上进步,超越自己吗!

要说应变能力,从事更多运动的自己,适应期当然更强!!

杭峰不再纠结,注意力就变得空前集中。

而且他的记忆力是真的好,全长25分钟的路线,89个弯道,每一个弯道的特点、位置和最佳路线,都被他熟记于心。

前一个弯道才出来,下一个弯道的路线就已经出现在眼前,他脚下灵活动作,只是轻微的一个用力,就像水里游鱼的一次摆尾,流畅自如的滑到了更前面。

“蛋糕塔”第八个弯道一出来,阿拉法特就笑了。

资格赛的时候,他还能在这个路段跟上杭峰,滑到这里的时候,两人虽然一前一后,时速却差不多。

两人的距离拉开是在这之后,他对高度弯道的速度阈值和操控能力没有杭峰强,所以才落在了后面。

可如今……当他从这最后一个弯道出来,滑在前面的杭峰在没有了上坡的减速后,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冲到了前面超过十米、接近十五米的位置,而且他们的距离还在不断地拉开。

这说明杭峰的时速不仅比他快,还快了不少。

太厉害了!

杭峰这个人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只要给他点出一个正确的方向,他就能真正地飞起来。

听说“蛋糕塔”路段出来的最快速度是50迈?

杭峰恐怕这个时候已经滑到了55迈,就问其他人怕不怕!!

阿拉法特只要一想到这里个速度里有自己的一点助力,就高兴的不得了,比自己滑出成绩还开心。

山上的比赛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山脚下的气氛也很火辣。

默林滑出了好成绩。

不愧是这个赛道的“国王”,默林在经过资格赛短暂的沉寂后,迅速调整找到状态。

在刚刚结束的1/4赛上,滑出了23分28秒21的好成绩。

进23分30秒了!!

杭峰和原田丁次你快一秒,我快一秒地你追我赶,相互比拼,纠缠在这一秒钟的差距上,打的“你死我活”。

默林却从天而降,直接将时间提高了5秒左右,滑进了23分30秒。

“姜还是老的辣啊。”教练们聚在一起,小声讨论赛场上这一变化,看向默林的目光充满敬佩。

“这一次的状态明显比资格赛好,保持下去,冠军说不定又是他。”

“到底是记录保持者,而且赛场经验丰富,我也觉得最后的冠军还是默林,现在更期待的是他能够打破自己的记录。”

“是的,距离上次的记录已经四年了,差不多到了该打破的时候。”

选手这边。

刚刚还围着原田丁次的人,大多跑到了默林身边,恭喜他,已经在提前庆祝默林拿下冠军,还有人开口便剑指记录。

默林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眸底的阴影淡去,看向自己教练和经纪人的眼神里都是自信。

他就知道,输只是暂时的,丢掉“种子”对他已经是巨大的打击,他必须重新振作起来。

于是,压力大的人变成了原田丁次。

昨天的比赛成绩,在媒体的宣传下传开。

来自粉丝的祝福,还有他们不远万里来现场加油,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这些加油鼓舞可以让人成神,然一旦逆流,便都会成为东道主选手的负担。

现在,原田丁次就笑不出来了。

23分28秒的成绩,他在这之前的训练上还从来没有滑出来过。

昨天的资格赛他已经滑的非常好,也只滑了23分32秒的成绩,一旦到了极限,每进步一秒都非常的难。

更不要说,默林还有一个滑进了22分的世界纪录。

一想到这些,原田丁次就急得眉心直蹙,干脆一把扯过耳机戴上,听着音乐调整状态。

两位冠军竞争者的状态,在其他选手的眼里,不亚于一场精彩绝伦的电影。

怎么的!

劳资都输掉比赛了,还不能看看八卦?

“看,原田丁次受不了戴耳机了。”

“我就看不上那些见风使舵的人,谁有冠军相就围谁。”

“昨天默林的脸黑的能滴雨,这一出成绩,就雨过天晴,变脸也太明显。”

“所以你猜最后的冠军是原田丁次还是默林?”

不喜欢追着冠军选手的运动员们聚在一起,三五成群地交谈着,猜测这次比赛的冠军,“嗡嗡”的声音响个不停。

就在这时,一道异常响亮的解说声在耳边炸响:“56迈!杭峰以56迈滑出了蛋糕塔路段!!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快的速度!!”

所有的讨论戛然而止,所有人瞬间将目光落在了早就被忽视个彻底的电视转播屏幕上。

默林也双目凌厉地看了过去。

只除了戴上耳机躲清闲的原田丁次。

画面里,才离开“蛋糕塔路段”的杭峰独自滑在最前面,超出了第二名的阿拉法特十多米的距离。

从高空俯拍的镜头,可以清楚看见杭峰不但独领风骚,而且他和阿拉法特的距离还在迅速拉开。

流畅的过弯技巧,蓝色的身影在银白色的水泥路面上蜿蜒,在阳光的照射下,留下一道蜿蜒缥缈的光晕。

身体一斜一沉,便是一挑一拨,四两拨千斤,一个弯就轻松滑过。

流畅从容到难以言说的感觉,仿佛有种魔性,让人移不开眼。

究竟好在哪里,就算是最优秀的教练都说不清楚。

但就是滑的很好,从路线的选择,到身体的摇摆,都韵律天成。

就这样看着他滑过一个弯又一个弯,速度越来越快,直至在某一个时刻,摄像机捕捉不及时,滑出的镜头,所有人才像是一口气憋到了尽头,缓过神来。

“嗡”的一声,议论声骤响。

“这速度怕是快80迈了吧?”

“怎么做到的?”

“不愧是总决赛,谁都不能小看啊。”

“之前差点忘记了杭峰,这也是个厉害的家伙。”

“他会赢吗?不会比默林滑的还快吧?”

“不可能!!那可是默林!!”

“有好戏看了!”

议论声再响,这一次大家一边说着,一边不忘去看电视屏幕。

俯瞰的镜头,杭峰早就已经滑到了盘山路的下面一圈,其他选手却刚刚抵达上面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