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第一六七集

郎世宁等人边说,阿霞边记,反正阿华翻译起来也慢,完全跟得上速度。

说完简历后,郎世宁迫不及待地对漪曦宣传教义,见阿华还要翻译,他忍不住用自己半生不熟的官话对漪曦传教。

听了几句,漪曦摆摆手,道:“你们外国的神仙可管不住我们大清的事情,你说说你们会些什么?”

郎世宁很会察言观色的,看到漪曦不愿意听传教,内心非常失望,但在别人地盘上,他只能暂时按下心思,开始极力推销自己。

这次传教士们选了五个代表,每个人说一会,阿华还再见缝插针地提问题,免得有人滥竽充数。

看阿华在专业问题上的确不是小白,有些甚至问题非常深入,传教士们才老实了。

阿华看着传教士惊讶的眼神,心中得意:他昨天也加急培训了,就为了镇住这帮夷人。

然后又对漪曦由衷的敬佩,今天问夷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主子特地提出来的。以前总是看主子手不释卷,有些人还私底下说主子在装样子。呵呵,除了爷只怕没有人的知识储备能比得上主子。

看看天色,已经午时了,漪曦摆手道:“今儿就到这里吧,阿华,你领他们出去用午膳后,送他们回去吧。”

郎世宁着急问:“福晋,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拜见您?”

漪曦并不回答,微微一笑,转身走进内室。

阿华躬身等着漪曦进屋后,才不高兴道:“怎么学的礼仪?竟然逼问主子?有没有教养?”

“难道在你们国家见勋贵,你们也如此?”

阿华突然冷脸,让郎世宁吓得一跳,立即赔罪,心里叹道:果然外国的勋贵也是高高在上的。

晚上,漪曦整理好了,递给胤禛看。

胤禛看了之后,道:“咦?还真有懂造船了?不过煤矿用的蒸汽机是何物?”

漪曦摇摇头,道:“臣妾也不知道,但既然都在用,应该是不错的东西。臣妾已经让商队注意下,最好带两台回来,到时候爷可以让工匠研究下。”

“没有道理夷人能够造出来,我们造不出来?”

胤禛皱眉道:“这玩意有用吗?挖煤?夷人人少,必须想办法,我们人多,需要这个?”

漪曦:…………

按照人设,她的确不懂蒸汽机的作用。

她只好道:“说不定能够用到其他地方呢,比如船上?”

胤禛忍不住笑道:“我看你已经对造船魔怔了,难道随便什么东西都能上船?你知道光红衣大炮上船,我们试验了多少次?花了多少银子?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的。”

漪曦只好陪笑道:“好吧,反正臣妾也不懂,不过等买回来就让工匠看一看,试一试呗!”

胤禛不置可否道:“到时候再说吧,先看看东印度公司的资料,这些东西目前很有用。”

漪曦一看他就没有放在心上,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蒸汽机回来了,她死缠烂打也要让他去研究透。

心里有了决定,神色越发从容,她笑道:“想到爷现在正在和东印度公司谈判,所以臣妾特地问得清楚些。”

其实中间有她添加的内容,她也不怕别人去复查郎世宁。

要是不一样,她就说通过所有资料总结,其中有些是她自己的猜测。

胤禛看着上面的内容写道:东印度公司由一名总督和二十四名董事组成全体董事,有一百零一个股东。

他皱眉道:“这么多股东?”

漪曦凑过去道:“为了分摊风险吧,先前还没有人买呢,现在是想买都买不到了吧。”

买?胤禛心中一动,随即问道:“这些股东都是大不列颠的商人吗?”

漪曦道:“最先组建的时候应该都是注册在大不列颠的人,不过现在经过很多年的买卖出售,股东已经遍布整个欧洲大陆了。”

胤禛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道:“买卖吗?”漪曦突然福灵心至道:“爷难道想插一脚?”

随即又道:“恐怕不容易,他们夷人特别的排外有,而且他们本来可能就觊觎我们的地大物博,心生野望,怎么可能还会吸入我们进去呢?”

白人至上主意是他们的宗旨,他们只怕时时刻刻地都想要征服这片富裕的中原大地和勤劳的人民,想把他们变成如黑人一样的奴隶。

怎么会接纳?

胤禛冷笑道:“不卖就不卖,难道爷缺他那么一点,大不了爷自己去东印度再去建立一个,难道爷会比他们差吗?”

漪曦目瞪口呆,随即鼓掌道:“臣妾支持爷的想法!”

对外扩张总比闭关锁国要好,而且印度现在到处都是外国势力,多他们一个也无所谓。

如今三哥还没有膨胀野心,而且渐渐被英国驯化,对大清也心怀敬畏,现在他们插手进去正是时候,总比后来他们自恋自大总来扰边要好。

漪曦的崇敬和马屁让本来只是随口一说的胤禛有些得意,反而认真思考起来。

“可是也不知道现在东印度是个什么情况,我先派人去摸摸情况。”

漪曦鼓励道:“爷,怕什么?唐朝王玄策单枪匹马就可以让别人改朝换代,难道大清会比唐朝差吗?肯定不会,所以爷不如直接派一对人马去看看。”

清朝马背上治天下,说句不客气的话,他们本来就是从山脚旮旯里面出来的,难道害怕三哥那些山脚旮旯吗?

况且西藏也在他们手中,怕个屁啊。

胤禛被说得热血沸腾,只要有点抱负理想的人,谁不想开疆拓土?

他一拍桌子道:“好,我这就去准备。”

他堂堂雍亲王总不可能还不如一个王玄策吧!

反正西藏有驻军,印度也不可能越过喜马拉雅山过来,所以,干了。

睡着前,漪曦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历史应该可以改变了吧。

翌日一大早,幕僚们就开到书房开会,胤禛一边将漪曦收集的东印度公司资料给他们看。

一边表示自己的态度:东印度公司那边一直在扯皮,他决定索性开个高价。

看完后,五阿哥有些不敢置信道:“这,我们要求成为董事?这要求只怕他们不会同意的。”

十三阿哥笑道:“他们答应就赶快签字,不答应就赶快滚蛋,又不是我们求着他们签。”

胤禛开口道:“十三弟说得对,现在是他们着急挣钱,不愿意我们就准备回京,京中还一大堆事情。”

而且回京后他好尽快进行自己的计划。东印度公司如今手已经到了大清,说明他们的公司已经渐完善了,他现在要尽快追赶,可不能落后太多。

一个幕僚开口道:“主子说得对,在这里和夷人耗费太多时间,京中的事情就要丢下好多,还不如早点结束。”

而且皇上年纪大了,坐镇京城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