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接下来又是连着好几天的忙碌。

舒瑜白天在学校忙着学院里又是迎新又是新生团员、党员之类七七八八的事儿, 晚上回家便披上波波头的马甲勤勤恳恳地更新正在连载中的欢喜城。

钟毓上回的表白, 舒瑜只给出了“考虑考虑”的回复,然而考虑至今也没能给出来一个准确的回复。不是不愿意给, 是实在做不出选择,所以便还是如以往一般, 选择当个缩头乌龟。

她本以为在那之后, 钟毓很快便会委婉地再次同她提起那事儿,可并没有。这段时间, 两人联系的次数并不少,钟毓隔三差五会给她打个电话约着一块儿出去吃个饭什么的,微信上的联系更是一日未断。

可这么久的时间,他偏偏对之前表白的事儿只字不提。他不提,本就处于异常纠结中的舒瑜就更不敢主动提起了。

她心里其实门儿清,钟毓之所以这样做,无外乎就是心知她对周瑾然的感情,所以不愿意逼自己太紧。

可越是这样, 舒瑜便越觉得自己对不住钟毓。

潘雨檬撑着下巴眯眼看着舒瑜桌面的白色玫瑰, 道:“这花不错嘛,比那些个红玫瑰别致多了。”

舒瑜笑了笑, 习惯性地拿了电话出来看了一下,微信里只有来自钟毓的,“一位朋友建议送的白玫瑰, 喜欢吗?”

舒瑜翘了翘嘴角, 回:“要是你不跟我说是同学建议的, 我会更开心。”

“PS:我最喜欢的花就是白玫瑰(跪谢jpg)”

“周墩墩虽然讨人嫌了点,审美还是在线的。”自从发现自己跟周瑾然没戏后,俨然化身周瑾然黑粉的潘雨檬难得客观了一回,“真的甩那些只会送红玫瑰的直男一万条街。”

“这花可跟他没半点关系。”舒瑜出声纠正,而与此同时,人也已经从座位上起来。

上午学校有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过来讲座,舒瑜因为以前去港中文交换的时候有幸跟过这位教授学习,所以被抽去为讲座做后勤工作。讲座九点四十分开始,现在算算时间,也应该出发了。

“哈?”潘雨檬起身急急凑到她面前,“瑜姐你这桃花,不开则矣,一开,有点儿吓人耶。”

“就你贫。”舒瑜最后清点完自己要带的东西,只留下这么一句,便一脚踏出了办公室,将潘雨檬那句,“是钟毓学长还是另有其人?”远远甩在后头。

港中文教授的讲座在学校图书馆的报告厅一讲便是两个多小时。不过舒瑜要忙的只有讲座开始前和讲座结束后两个时段。

眼下讲座一结束,舒瑜便得忙着处理讲座结束后的一堆善后工作。

褚教授行程赶得很,但还是忙里偷闲地同她聊了一会。

然而也就这一会会,舒瑜便亲眼见证方才在台上一派文邹邹模样,仙气腾腾的人儿秒变热心大妈,逮着她一个劲儿地问,“现在有对象了没?”

这角色转变,简直不要太快。

褚教授虽然早在她当年去交换的时候便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现在尽管又过了几年,但身上那股子意气风发劲儿倒是一点没减。唯一变化的是,身上比起以前多了些烟火气息。

这位褚教授,自从前几年喜得乖孙后,原本雷厉风行的风格柔和下来不少。可老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历来做事雷厉风行的铁娘子再柔和也要比一般女性雷厉风行得多。舒瑜毫不怀疑,以褚教授在学术上那股子雷厉风行的做派,自己要是说没有的话,她绝对今晚就能给她列出来一批条件合适的相亲对象......

“还在发展中。”

既没有成,说是正在发展总归没错。

“这就对了,女人嘛,虽说并不是没有男人就活不下去,但总归有一个美满家庭的滋润才会更圆满。”褚教授忽然把头转向她,“对了,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舒瑜本就敷衍的笑意一下凝在脸上。脑中,周瑾然跟钟毓的脸一下下晃过,她皱了皱眉,梗了半天,才吐出来一个万金油的答案,“他他......他是个挺好挺上进的人。”

“挺好挺上进?能说得有辨识度点吗?照片呢?”

舒瑜最怕的就是褚教授这样刨根问底。

不过幸好,还没等到她的回复,褚教授就被助理催促着坐上去机场的车了。

舒瑜长长松了一口气,还没从褚教授带来的惊吓中缓过来,肩上就被人轻轻拍了一下。

她转过头,才发现是姜书灵。

她看着她,笑得睫毛弯弯,“我来听褚教授的讲座,没想到又遇上你了。”

舒瑜看了眼她手里抱着的褚教授的新书,也笑道,“你也喜欢褚教授的书啊。”

“我是她的死忠粉。”姜书灵挥了挥手手里的崭新的书本,“她的每本书我都追了,不过这本,风格倒是变化很大。”

“别人都是从小女生成长成女王,她倒好,反过来了。”

“毕竟她背后有一个将她宠成小公主的汉子。”姜书灵开口,“女人嘛,要是有人将自己宠成小公主,谁又舍得把自己当个糙汉子使呢。”

这样的话题,说得深入了便总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姜书灵率先止住话头,改口,“择日不如撞日,刚好是饭点,我请你吃饭吧!”

舒瑜摆手,“还是我请你吧,这边我熟。”

“我从小在这边长大,喏,我以前就住那片教师宿舍。”她指了指远处的教师宿舍楼,说道,“小时候爸妈三天两头出差搞科研,我一个星期有大半时间都在外边解决,有些小店,你可能都没我清楚呢。”

姜书灵领着舒瑜出了学校东门,又左拐右拐地,来到一家肠粉店。店门口的招牌龙飞凤舞地落了“宁记肠粉”的字样,店面不大,装修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但是收拾得还算干净。

正是中午用餐的时候,店里的桌子人满为患,还有不少等着打包带走的。

姜书灵颇为熟稔地带她挑了刚空出来的两个位置坐下。服务员上前收拾碗筷,她见怪不怪地说道,“这个店一到饭点就没有少人的时候,大家都是挤在一起吃,你一会尝尝,味道真的很不错的。”

舒瑜点了点头,在姜书灵的建议下从善如流地点了一份鲜虾肠粉和一份艇仔粥。

这季节,外头天气还是热,小店里边,空调跟风扇一道儿开着。电风扇的扇叶呼哧呼哧转动的声响下,一大帮学生模样的人都专注着自己的吃食,时不时低声交谈几句,这样的环境,倒是让人格外有食欲。

两人点的肠粉很快端上来。

舒瑜夹了一小截肠粉,特意蘸多了些盘底的酱料才送入口。她对肠粉没什么研究,也不知道这肠粉做得是不是地道,唯一能判断出来就是,这肠粉确实好吃到有让人想要再来一份的冲动。